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深圳市文学学会网!

深圳作家网 | 会员概况 | 联系我们

原创文学

返回上一页首页 >> 原创文学 >> 会员作品
致镇巴的明森
发布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1264次   标签:

致镇巴的明森

                        陈晓

从汉中采风回来,和汉中联系最频繁的人当数明森老师。

当初镇巴的一面之缘,让我对这位天生一头卷发、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的中年男子肃然起敬。他的名片精致、典雅,透着艺术气息,不愧是“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主席”,一张“中印艺术名家”明信片,让我爱不释手,“太阳出来四山黄,扁担挑水扁担长……”一股镇巴民歌风扑面而来。

他不多说话,或者说很少说话,只是带着他的专业相机忙前忙后,只有当我们几个女生嘻嘻哈哈和他开玩笑时,他才应答几句,那一双特别显眼的大眼睛实在引人注目,又深邃又明净。

回到深圳后,在Q上联系,看到他名为“沙师弟”,我就顺势叫他“师兄”或故意叫他“大哥”,但今天,当我在喧闹的窗下,和着四月的雨声,一口气读完他的小说《光棍山》,又连续阅读了他作为执行主编的《山之魂》大型地方文艺双月刊,我不敢造次了,应该尊称“郝明森老师”。

也许是小时候对剪纸的情谊,我和郝老师多了一类话题。30年前的老家河南汝州陈村,谁家盖了新瓦房、娶媳妇,都会找到我家,等在灶台前忙完的母亲擦干手,拿起剪刀,给邻居奶奶、婶子剪她们需要的窗花、双喜字等,更有炎热的夏季中午,大姑娘、小媳妇们找母亲剪鞋样、鞋垫的花、小孩儿猫头鞋帮上的花等,好多呢。

明森老师听我絮叨过去的回忆,只微笑着,一句也不说自己的剪纸那么了得,部分作品曾赴香港和中国画研究院展出、收藏、获奖,还出版了个人画册《郝明森剪纸作品选》,电视专题片《郝明森的剪纸艺术》多次在汉中电视台播出。

后来得知他今天的成就,并非祖传技艺,而完全是他个人喜爱、苦苦追寻的结果。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以金钱地位论成败的社会,一个人能稳坐一隅,专心致致于自己喜爱的活儿,让飞禽走兽、鸡鸭狗牛之类在手中盘活,让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在剪刀下活灵活现,让梦想、渴望和幸福都在指间成为现实,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我羡慕、敬佩明森老师,虽然他一路走来,“纯属一个痴人”、“一个苦行僧”、“一个夜游神”,但他把崇山峻岭化作了高高大大的明朗,他的根植于民间沃土,他的神遐思千载且融古贯今;他经历过风吹雨打,但他行走得潇潇洒洒;他有过不堪回眸的伤心日子和岁月,但有那么多扶持他,点燃他生命火花的尊敬的长者和朋友,他的幸福无以言表,只用默默无语的方式,把独木和成森林。

我懂得,明森老师。从你家门前的那棵老柿子树,我看到了我的父辈和乡亲,有几次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想起了故乡池塘边那株巨大的歪脖子柳树,想起了每个周末都在大门口一次一次望我回家的奶奶。她们都已经去了,那一辈的女人没享一天福,她们从早忙到晚,省吃俭用,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怎不让如今过上富足生活的儿女们心痛万分?

在我的眼中,明森老师首先是一个剪纸艺术家,再是一个作家、编剧和编辑。他更是一个修行者,有自己的宏愿,朝着明确的目标静静地前行,每上升一点就是一个高度。他是一个智者,不为俗务、杂务所扰,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一笑而过。他以哲人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睿智幽默,质朴空灵,他是他自己,不为任何世俗所惑。

我读懂了吗?明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