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深圳市文学学会网!

深圳作家网 | 会员概况 | 联系我们

原创文学

返回上一页首页 >> 原创文学 >> 会员作品
印象汉中
发布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1391次   标签:

印象汉中

            赵静

汉中,我多次在书中看到过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名字,并怀揣着无限的期盼与向往。感谢深圳市文学学会的组织,使我有幸于2013年4月6日傍晚坚实地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

汉江的音乐喷泉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到达汉中的第一站就是欣赏音乐喷泉表演,那是一座大型水景表演体系,气势恢宏,景观壮阔,喷泉随着乐曲的节奏起伏,时而色调悠柔,浅笑淡然;时而色泽亮丽,如蛟龙腾飞;时而安卧如凤,倾情演绎。我们陶醉在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中,又从音乐的嘎然而止中醒来。带着回味,漫步江堤,在午夜观光起汉江“一江两岸”的夜色美景来。

汉江,是一条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历经50余县市,将超过黄河的年水量由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经年不息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说起汉江,不得不提到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作为推翻暴秦的两支主力,先后攻占咸阳,当野心勃勃的刘邦择小道而入关中,项羽却因牵制秦军主力落于后。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饭局之后,刘邦被项羽赶出关中,被迫前往汉中,在汉中韬光养晦,建立了天下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朝。而汉朝就得名于汉中,汉中则是得名于汉江。

江风徐徐吹来,吹散了我们一身的旅途劳顿,就在满天星斗还在竞相争辉的时刻,我们返回了住处,带着对汉中的种种好奇和探究进入了梦乡。

阳光普照的第二天,我们游览了武侯祠、武侯墓、古汉台和拜将坛。

这些名胜古迹,尽管在心里装了许多年,但真正走近的时候,内心还是激动不已。勉县“天下第一武侯祠”,诸葛亮当年在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里。我站在诸葛亮生前所用的水井旁,把扶着这口千年古井的手柄,遥想先生当年北伐的种种艰辛。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八年,面向定军山下大营,怀揣为蜀国前景的满腹忧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该是何等让人敬重。祠内处处悬挂着历代王侯将相所题的匾额,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株400多年的古旱莲树,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惟一一株古旱莲,每年“三八节”开花,花期半月,又称女人花,花叶状若莲花。旱莲,又被誉为汉中市花。我想这花是为先生高风亮节及忠贞不渝的高尚品德而开吧。

定军山下,300亩武侯墓园里一片1700多年的汉柏古松,葳蕤地昂扬在道路两旁,清幽古朴。不远处有银杏吐绿、樱花烂漫、玉兰放香。池塘的荷莲竞相冒出水面,和着鸟鸣蛙叫向游人吐露春的芬芳。一株古柏树下,巨石耸立,唤作:淡泊。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到眼前,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千古遗训来,这是我最忠爱的格言,曾经有个书法家挥笔洒墨为我作了这副字品,一直源源不断为我的生命输送着鲜活的能量。走进武侯墓,“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便跃入眼帘,这副对联呼应着先生长眠的古墓,古墓状若覆斗,冢高6米,周60米,墓的南侧,有千年“护墓双桂”。我想作为一国丞相,这墓实在不大,要说先生真是淡泊至极,他曾在给后主刘禅的信中写道:家无余帛,外无赢财。死前又这样交待:“因山有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或许他不仅仅是考虑了当时的时局,也是为自己清廉俭朴的品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多年过后,许多墓冢屡遭盗贼破坏,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之墓却得以保存完好。这也许正是孔明的高明之处吧。立于定军山下,望山脉锦绣,绵延不绝,遥想当年若是刘备铭记《隆中对》,也不至于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死伤将士七十万。刘备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了谁?是诸葛亮。诸葛亮一心向汉忠心耿耿,在乐不思蜀的后主刘禅面前,扛起了蜀汉生死存亡的大旗,拖起行将就木之躯,一次又一次艰难在行走在讨伐强魏的道路上,直到累死在行军途中的山林野谷,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遥想黄忠此处大败夏侯,诸葛于此点拨诸将,我仿佛听见了战马嘶鸣、万箭齐发的轰鸣之声,仿佛看见了曹操手握鸡肋于进退两难中的彷徨和维谷斩杀杨修的愤恨,仿佛看见了魏王望滔滔汉江书写“衮雪”的失意与落寞;遥想孔明先生撒手之时,忆及自己54年的人生,会不会因着后半生27年的艰苦跋涉饮憾而终,也曾再向往过前半生27年隐居山林的悠然生活?诸葛亮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拥有着生气死周瑜,死吓走仲达的泼天之才和无人能及的智慧,怎奈苍天不惜英才,活生生地放逐了他荣耀华夏的赤胆忠魂……不能再想,我已泪湿襟怀。怀着对先生的崇敬与虔诚,我对着墓茔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带着有些沉重的心情离开了。

我若有所思地凝视着古汉台门外的壁画。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突然跑到我面前,伸出小手递来一个莫可名状的东西:“姐姐,这个给你。”我头也没抬就拒绝了。“姐姐,给你的,拿着嘛,没事的”,小女孩儿一再坚持,并胆怯地拉了一下我的衣服。我接过来发现是一块糖,还没来得及道谢,小女孩儿已经跑远了。也是这样的情景,在深圳的都市里,我记不清有多少次被小孩子骗过。望着小女孩儿的身影越来越远,我的视线开始模糊,为她的真诚,为自己的心存戒备。汉中是一片净土,它拥有着大都市之外的纯真 。

古汉台岿然屹立在汉台区,登上古汉台的望江楼,整个汉中盆地尽收眼底,2000多年前,这里曾是汉王刘邦的行宫,触摸王府里的汉砖和瓦砾,思绪在楚汉争霸的年代里飘飞,无论是军事力量、年龄、个人能力、领导魅力,刘邦都不是项羽的对手,他能成就霸业,我想他完全胜在知人善用和有着一个能够隐忍的性格吧。看着汉中这些景致,我不禁扣问:真正有多少中国人能够知晓大汉王朝的掘起及璀璨的汉文化起源于这里?如今的古汉台,作为汉中市博物馆,陈列着国宝级的汉魏石门十三珍品,我有幸看到了张良的“玉盆”、 曹操的“衮雪”真迹,这些书法苍劲浑扑,运笔流畅,安然地横卧于陡壁之上,见证着汉中跌宕沉浮的历史。

 “拜将坛”在夕阳的余晖中泛着金色的光芒,韩信的塑像威严地耸立在广场中心,他左手执箭,右手托印,气宇轩昂地傲视着“楚河汉界”。我记得韩信在这里被刘邦拜为大将时,年仅21岁。可正是这个英雄少年,统帅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把刘邦扶上了帝王宝座。谁也没有想到,刘邦成就帝业之后,斩杀的第一个功臣却是韩信。尽管这是政治家们的惯用手段,但是想起韩信死前发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还是不免让人伤怀。这时夕阳沉下去了,将坛下方的“无字夜影神碑”开始明明灭灭,我想,那大慨是在诉说韩信的千古冤情吧。

历史总上这样,过了千年,仍然经得起时间的磨洗,它不在世间扎根,它把根世代相传扎进人们心里。躺在床上无心入眠,我翻来覆去地回忆着一天的见闻整理着心情,或是激动,或是沉重…….

当太阳徐徐升起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汉中之旅的第三天,开始向着“褒斜古栈道”和“张良庙”进行一天的行程。

褒斜古栈道呈西南往东北走向,凌空飞架于崇山峻岭的绝壁之上,由褒谷口沿褒河直逼斜谷口。放眼前方栈道曲折峻险,耳听脚下褒河流水潺潺,环顾四周山脉群峰峥嵘,当我们进入石门水库中端的那一刻,一片蜀旗迎着劲风呼啦作响,身处其中,想想在这条诸葛亮伐魏途中多次往来进退的古栈道上,一群“木牛流马”载负着大量军备物资翻越秦岭该是多么威武多么雄壮!这里还是倾国倾城的褒似故里,褒似是“烽火戏诸侯”的主人翁,她曾一度被史学家们认为是红颜祸水的典范,诗经有云:赫赫宗周,褒似灭之。周幽王荒废朝政,人们却把西周亡国的历史强加在一个女子头上,显然有些牵强。也是在这里,张良建议刘邦烧毁褒斜栈道及其他栈道,麻痹项羽,面对褒河急水,又落笔“玉盆”于巨石,鼓舞刘邦走出人生的低谷。还是在这里,韩信弃汉而去遇寒溪夜涨萧何月下紧追,才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炎汉四百年”的感叹!

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穿行,猛然转了一个弯!我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了,盛开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从田畴铺到丘陵,从农家直逼江岸,恍若一片金色的海洋。我见过油菜花海,那是小时候在河南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片油菜地,到了花开的季节钻进去,菜花没过了头顶,俨然跌入花海。但眼前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在阳光下分外妖娆,浮光耀金,映照得天地成金,才真正让我领略了“海”的博大。她们是春姑娘俏皮地笑弯了腰,她们是汉中使者对着游人挥舞手臂,她们是汉中花王招来蜜蜂蝴蝶的青睐。我们跳下车,急切地奔向花海,和着四月的春风,迎着扑面的花香,在明媚的阳光里频频回望镜头留下踏足油菜花海的见证。

紫柏山位于秦岭南麓留坝境内,“面巴蜀而背秦川”,山上紫柏林立。山间庙宇里住着一位“英雄神仙”, “汉初三杰”之一。庙宇题名为“汉张留侯祠”, 这是一座融北方宫殿和南方园林巧妙结合的祠庙,祠内苍松紫柏高耸云天,绿竹挺拔,傲然成林。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便激流勇退,在此避谷修行。古人云:“居山者仁,临水者智”,这里依山榜水,可谓是人间天堂。张良选择在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修行,无不透露着他穿透历史的智慧。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借用文种七计之三灭掉了吴国,退出政坛的范蠡写信劝文种逃走,文种不听。越王果然有一天质问文种:“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三个就把吴王国灭掉,还剩四个方法,你准备用来对付谁?”文种终被赐死。张良功成名就时,急流勇退得以自保并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无论说他是英雄或是神仙都不为过。

夜色逼近,凤凰楼里传出阵阵欢笑,那是深圳作家在和当地作家进行着积极的交流。只听得一句“何须抑头叩天关,紫柏山中有神仙” 重重的奏响心弦。

晚上,留宿在留坝,借着紫柏山的仙气,修养声息,恢复体力,也着实让人过了一把神仙瘾。

山里的早晨,空气特别的冷,身着的单衣已经不能御寒,我忙着添了件衣服赶紧上了前行的汽车。这一天,要去看看城固和洋县的“特殊风景”。

城固,是张骞的故里,也是安放张骞灵魂的属地。汉博望侯张骞的墓祠里,千年的古树随处可见,尽显古朴和肃穆。张骞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用双腿一路向西走过了70多个国家,开拓了一条“丝绸之路”。如今城固的博望村里,住着张骞的后代,他们每逢清明时节,便成群结队有组织的前来祭拜这位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祖先。

汉中盛产柑橘,而桔园就位于城固县湑水河畔,据说被河风吹着长熟的桔子特别甜,可我们在阳春时节赶来桔园,想要吃上一口香甜的柑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眼下嫩绿的桔树上还挂着一串串整齐泛白的小花呢。

洋县,蔡侯祠里还保留着蔡伦造纸的每一道工序,祠的正门有一株枯死的古树,生机盎然的凌宵藤拔地而起缠绕着古树一直到达参天的云端,余秋雨还在这里留下了“千年蔡侯纸,万里文明史”的题词;梨园广场上,我们看到了彩虹;在一片山水交接的谷地,我们还看见被誉为“忠贞之鸟”的朱鹮展翅高飞,由于洋县人民的精心呵护,这种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已经开始生生不息世代繁衍。

晚上的交流会,两地作家相互赠送书籍。洋县作家叶平同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用生命在书写的人,是一个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底层靠着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地挖掘创作源泉的人。

天色渐白,又是大好晴天。迎着朝阳上路,我们奔赴西乡的万亩茶园,也心系镇巴的大山。

西乡27万亩茶园绝对没有辜负“西北最大茶园基地”的美称,一垄垄的茶树象绿色的绸缎一样从山脚铺到山端,极目之处,全是茶叶。茶农们精心地采摘着春茶,臂弯的竹篮里盛满了绿色的精灵。这里出产的“午子仙毫”是中国的八大名茶之一。中午,我们喝上了主人泡制的新茶,浓香的绿茶确实起到了提神解乏的作用,使得我们又在“小西湖”河畔驻足良久,在“樱桃沟”里流连忘返。

镇巴的大山是怎样的一座大山呢,用镇巴人“中印民间艺术家”郝明森的话来说,是他书里的“光棍山”。四面凸起的大山挡住了镇巴人走出大山的脚步,挡住了山里人的发展,挡住了山里人看外面世界的眼睛。能够走出大山的人,要么是少时参军,要么是异地求学,要么是拜师学艺,要么是被走出去的人带出去。

镇巴是深圳作家王丛飚的故乡,这次能来,也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在最后一站到达他的家乡,见到了纯朴的山民,听到了镇巴的民歌,参观了博物馆,也和镇巴的作家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到达丛飚家里的那一刻,他润湿眼睛大声喊了一句“妈”!老人忙着给我们分发着糖果,只有短短的五分钟,我们就告别了这个“家”,踏上了返程的路。

汽车在大巴山区里那条惟一通向外界的单行道上驰骋,辗转无数乡县大路,穿透多条秦岭隧道,带着我们告别了汉中。但是汉中却留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象:汉中是富贵之乡,装满了茶叶和菜油;汉中是温柔之乡,哺育着朱鹮和熊猫;汉中是水果之乡,满盛樱桃、香梨和柑橘;汉中是文化之乡,滋养出一代又一代历史名人;汉中是梦想之乡,成就了无数的英雄和豪杰;汉中赠予人美好的向往与期冀,给人以宁静和力量,汉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终将深深地印在我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