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承办的“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共有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为“世界视野中的鲁迅”,与会者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新的进展。
鲁迅与世界文学的多重复杂关系
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世界性原因就是因为鲁迅与世界文学具有丰富和复杂的关系,会议首先围绕着鲁迅与世界文学的多重复杂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专家学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阐释了鲁迅和鲁迅的文学创作。孙郁在题为《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遗产的几个问题》的发言中分析了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中善与恶的主动与被动的接受,指出二人的作品均拷问了人类的灵魂,使人类的审美获得了解放。张梦阳作了题为《世界文学视野中的阿Q》的发言,他从世界文学的视角对阿Q精神与堂吉诃德精神、浮士德精神等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概念——精神典型,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小川利康详述了波特莱尔对鲁迅与周作人散文诗创作的影响。日本佛教大学的李东木详谈了周树人“个人”语境中的“斯契纳尔”,启发人们去思考当年环绕在留学生周树人周边的包括“个人”在内的语境究竟是什么,探索走进周树人文本的“蚊学士”是谁等一系列问题。吕周聚在题为《中国左翼文学中的美国因素——以鲁迅为中心的考察》的论文中详细阐释了鲁迅与美国左翼作家的联系,指出鲁迅、茅盾等人将美国左翼文学的某些观念、方法带到了中国左翼文学中来,从而使中国左翼文学具有了美国左翼文学的因素,呈现出别样的文学形态和风格。王学谦从鲁迅和朱光潜论争的角度分析了尼采对鲁迅的影响,指出“静穆”的朱光潜和古希腊有关,鲁迅则喜欢摩罗诗人与尼采,并解释了尼采对鲁迅的影响。